要说魏晋南北朝时期,那简直就是“黑暗料理”,民族分裂和诸侯争霸使诺大华夏如同一块碎了的美玉,“万碎万碎万万碎”,那些大地主小地主们不停地PKPK再PK,“纷扰扰你方唱罢我登场”,怎一个“乱”字了得 !下面我们就把这团乱麻梳理一下,编编辫子。
三国魏晋时期三国鼎立。看过《三国演义》的都知道,东汉末年,“天下三分”,就是魏、蜀、吴三国。三国玩起了“石头剪刀布”,玩着玩着,曹魏玩大了,当了老大,蜀、吴只是小国,仪仗着“难于上青天”的蜀道和长江天险苦苦支撑。
三剩二。后来老大曹魏在263年灭了蜀汉,蜀国虽然有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,奈何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。还剩魏、吴。(要说这三国确实和“二”有缘,魏蜀吴建立的时间分别是220、221、222年。)
三剩一。这期间曹魏的曹姓皇帝被那个“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”的司马氏家族给灭了,司马氏自己坐上龙椅,建立了西晋,之后在公元280年又把吴也给灭了,自此三国鼎立局面结束,西晋一统中原。
司马氏得意呀:我多威风啊,一统天下,可以喘口气儿舒舒服服地坐拥江山了?
慢着!“想得太美”,乐极生悲,司马氏家族自己人掐起来了,这就是“八王之乱”,皇族内部争斗起来那也是撕破脸皮六亲不认,打起架来真刀真枪地干,而且这一乱就是16年,西晋国力渐渐被内乱耗尽了。
话说“有人愁有人喜”,司马家族的争斗让西北的少数民族大为欣喜,他们觊觎中原这块沃野千里的“肥肉”已久,于是趁此机会来了个“五胡闹华”,终于在公元316年,那些饶勇善战的“套马汉子”――匈奴人把西晋给灭了。
三国一个也不剩?非也!不得不说司马氏家族基因还真是强大,司马睿带着一些士族大夫跑到南京建立了政权,美其名曰“衣冠南渡”,这就是东晋,从公元318到420共102年间,南方都是东晋的统治,自此南北朝雏形初步形成。
总的来说,三国魏晋时期可以概括为:
魏蜀吴鼎立――魏吴――西晋――东晋
南北朝时期一、南朝
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”这首诗中的南朝(公元420年-589年)是东晋之后建立于南方的四个朝代的总称,即宋、齐、梁、陈。
宋。东晋政权在公元420年被刘裕篡夺,建立了刘宋(420―479),是南朝疆域最大、最强、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,历4代8帝,共59年。
齐。萧道成建立了齐(479―502),虽然国运只有23年,但由于争杀频繁,竟历3代7帝,平均3年一帝,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。
梁。萧衍建立了梁(502-557年),历3代4帝,其中武帝萧衍个人执政时间最久,几近半个世纪。
陈。陈霸先建立陈(557-589年)首尾凡33年,历3代5帝。最终亡国于隋朝之手。
宋、齐、梁、陈都建都南京,再加上之前在此建都的东吴和东晋,所以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。
二、北朝
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与中国南朝同时代并存的北方王朝的总称,其中包括了北魏、东魏、西魏、北齐、北周等数个王朝。北魏、东魏、西魏及北周均由鲜卑族建立,北齐则由鲜卑化汉人所建。
西晋末,霸战北方的是“五胡十六国”。
五胡就是匈奴、鲜卑、羯、氐、羌这五个民族。
十六国其实不止十六国,包括成汉、前赵、后赵、前凉、前燕、前秦、后燕、后秦、西秦、后凉、南凉、西凉、北凉、南燕、北燕、胡夏、冉魏、翟魏、西燕等等……哎呀,实在太难记了!
不过,你也不用太费那个脑细胞去背了,因为很快这些国家就被北魏取代。
北魏,公元386年拓跋珪建立的北朝第一个政权,439年,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中国北方,不幸的是北魏在534年发生内乱,两个大臣宇文泰和高欢互相看不顺眼,于是各自捧了个皇帝:宇文泰在西边迎孝武帝入关中,高欢在东边立元善见为孝静帝,于是北魏咔嚓分裂成了西魏和东魏。
宇文氏和高氏可能觉得自己当大臣太屈才,干脆把各自的皇帝一脚踹开,把皇冠戴自己头上,于是西魏、东魏又双双改朝换代,变成了北周和北齐。
北齐,公元550年,高欢子高洋任首席执政官,建都於邺。
北周,公元557年,西魏大将禹文泰子宇文觉是任首席执政官。
然后北齐和北周又约架,北周胜出,公元576年北周灭北齐,统一中国北方。
然后公元579年,北周宣帝宇文赟病死,9岁的太子宇文衍即位,是为周静帝。周静帝大家不熟悉,但是他外公众所周知,就是杨坚,此时承袭父亲杨忠隋国公的爵位,独揽大权,辅佐幼主。581年,早有野心的杨坚越阴谋阳谋地逼着静帝不得不禅让王位给他,于是乎这杨坚姥爷也就不客气地代周称帝,改国号为隋,北周灭亡。
589年,隋军南下攻入陈朝都城建康,向来不理朝政、沉湎酒色的陈后主陈叔宝,此时已经将陈朝带入了风雨飘摇的境地。隋军攻破城池,将陈后主掳去长安唱他的《后庭花》去了,南陈灭亡。
自此以后,杨坚完成了天下统一的大业,中华大地经历了三国、两晋和南北朝,长达300多年的大分裂,终于再次回归统一。
有地图就容易捋清楚了。汉末三国时期,华夏大地战乱频繁,最终蜀汉灭于曹魏,东吴灭于西晋,天下归于一统。然而好景不长,西晋仅仅持续了51年(若从灭东吴统一全国始为37年),北方又陷入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混乱状态。
虽然前秦短暂统一北方,但在淝水之前秦战败于东晋后,北方再次四分五裂。公元386年,鲜卑族拓跋珪在牛川称王,于398年迁都平城(今山西大同),称帝,建立北魏。
南方的东晋也叛乱不断,桓玄篡晋,废帝自立。大将刘裕平定桓玄之乱,匡扶晋室,因功掌朝政大权。东晋偏安江南,不忘北伐,祖逖、庾亮、褚裒、殷浩、桓温等先后北伐未能成功。公元409年,南燕慕容超纵兵掠淮北,刘裕率军北上,破南燕都城,收复青州、兖州。之后,刘裕又向西收复巴蜀,趁后秦内乱时,出兵攻克洛阳、长安,灭亡后秦。
但坐镇朝廷的刘穆之病故,刘裕怕大权旁落,匆匆返回建康。留守长安的晋军内讧,夏主郝连勃勃趁机夺取关中。刘裕北伐势如破竹,使东晋似乎看到了光复中原的希望之光。掌握朝廷军政大权的刘裕威望如日中天,野心越来越大。420年,刘裕废恭帝自立,建立刘宋,东晋灭亡。
公元396年,北魏败北燕,将关东地区收入囊中。公元427年,北魏攻破夏都统万城。之后又向北奔袭漠北,大破柔然。公元430年至439年,北魏夺取关中,并先后灭夏、北燕、北凉等割据势力,统一北方。至此,刘宋和北魏南北对峙,中国历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南北朝时期。
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,北朝(386-581)有北魏、东魏、西魏、北齐和北周五朝,南朝(420年-589年 )有宋、齐、梁、陈四朝。南朝因嫡传华夏之正朔,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奉南朝为正统。史书将南北朝起始时间定于公元420年,是因为北魏拓跋珪称帝早于刘裕,尽管当时北方还没有统一。
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吸取东晋灭亡教训,重用寒门,压制豪门世族,推行土断等,宋文帝继位后,继续推行刘裕的治国方略,整饬吏治、兴修水利、轻徭薄赋……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,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,国力日强,史称“元嘉之治”。北魏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,如迁都洛阳、推行均田制、官吏俸禄制、禁胡服、改复姓为汉姓等,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各民族的融合。
北魏和刘宋各自发展,既然南北对峙,相互之间自然也少不了战争。宋文帝雄心壮志,想收复黄河以南地区,趁北魏与夏、柔弱战争之际,于430年派到彦之率军北伐。宋军初期进军顺利,先头部队一度攻至潼关,但是在北魏反击之下,宋军第一次攻魏之战失败,收复的失地再度失去。
公元450年,宋文帝再次兵分三路大举北伐,却被北魏打了个漂亮的防守反击。北魏拓跋焘亲率大军,从黄河北岸一直反攻到长江北岸的瓜步(在南京市六合区东南),刘宋都城建康(南京)危在旦夕。不过,北魏没有强大水师,只能望江兴叹,加上后勤补给跟不上,只好劫掠一番,引兵北还。经此一役,刘宋损失严重,国力被严重削弱,二十多年后被南齐取代。
南齐(479年—502年)开国皇帝萧道成在宋明帝时任右军将军,借平定江州刺史桂阳王刘休范反叛之机,逐渐掌握军政大权。公元477年,萧道成杀后废帝刘昱,拥立刘准继位,被封齐王。公元479年,萧道成逼迫宋顺帝刘准禅位,自立为帝,建立南齐。南齐是个短命的王朝,仅存在了二十三年。
公元500年,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陷建康,拥萧宝融为帝。两年后,迫使萧宝融禅位的萧衍建立南梁。萧衍称帝后勤于政务,广纳谏言,颇有作为。公元505年,梁武帝萧衍派大军攻魏,在洛口落败,之后在钟离(安徽凤阳东北)以少胜多重创魏军(死伤二十余万),取得钟离大捷。
北魏迁都洛阳后,留守怀荒、柔玄、扶冥、武川、怀朔、沃野等北方边陲军镇的将卒因地位降低、待遇骤降不满,于523年发动起义,史称六镇起义。北魏无力平叛,持续八年之久的内乱对北魏统治造成沉重的打击。北魏统治阶级也开始激烈的权力争夺,最终于535年分裂成东魏、西魏。
东魏朝政被权臣高欢把持,西魏朝政被宇文泰把持,东、西魏之间都想吞并对方,互有攻伐,谁也奈何不了谁。547年,高欢死。550年,高洋篡魏废帝自立,建立北齐,东魏亡。556年,宇文泰病死,由侄宇文护掌权。557年,宇文护迫使魏恭帝禅让于宇文觉,建立北周,西魏灭。
梁武帝萧衍晚年收留东魏叛将侯景,结果引狼入室。548年,侯景在寿阳起兵叛乱,次年攻占都城建康,史称“侯景之乱”。梁武帝被囚禁活活饿死,侯景掌控朝政大权,立了几个傀儡皇帝,最终还是在551年自立为帝,国号汉。不过没多久,叛乱就被陈霸先、王僧辩等平定。
平定侯景之乱后,陈霸先立萧方智为帝,自己任大都督,总揽朝廷军国大事。趁南朝局势不稳,北齐数次出兵南下均被陈霸先击败。陈霸先又先后平定萧勃、王琳等叛乱,因功封陈王。557年,梁敬帝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,梁朝灭,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建立。
北齐后主高纬,性格吝啬荒淫,诛杀名将斛律光、兰陵王等,使得面临外敌时无将可用。577年,北周灭北齐,北方统一。581年,北周静帝禅位于丞相杨坚,北周亡,隋朝立。589年,隋军南下灭陈朝,全国统一,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。